何为“弱设计时代”?
最近,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设计机构正在转型,至少是从把名字由产品设计公司更名为研究服务机构开始。当然从字面上也很好理解这种用意,设计机构希望把工作重心从机械性的外观结构设计转向前瞻性更强、有更多机会解答“我们为何如此设计”和“如此设计的价值何在”的研究领域。
这是好事,中国设计在经历了短暂的盲目、山寨、机械复制之后,开始有意识的摸索突破设计瓶颈的道路,与世界接轨了。话说中国设计不过十年的发展,之前全属铺垫,觉醒之快,实属不易。
应该说这种转变是设计发展必然的过程,发达国家七十年代也经历过这样一次行业升级。与中国相似的,西方当时的设计公司疲于应付机械的产品设计工作,廉价的服务费用和短暂的设计周期使设计行业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局。
未来的设计是什么样子呢?如今,每个有能力的企业都养着两支完全不同的设计团队,至少是与两支完全不同的设计团队合作着,一个设计团队歇斯底里的创造着不可能,另一个团队兢兢业业的创造着当下的需求。不可能是品牌的旗帜,需求是品牌的根基,一个是造梦,一个是现实。
我们把设计从制造中剥离出来,又把设计从艺术中剥离出来,似乎它就越来越侧重于解释“产品的用意”了。产品一方面变成代表公司高度的艺术品,完全艺术化,另一方面追求体验极致,成为保证公司业绩的功能体验品,完全的实用化。第一部分由艺术家完成,而设计者更多的,转向配合学者,考虑通过技术和对人类行为模式的分析提高产品的使用感受,保持品牌形象,成为实用主义的坚决支持者。这就是所谓的“弱设计时代”。
免责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转载请标明---来源:智道设计 www.gidove.com